好文采,坏文采
学习目标
- 认识中国、日本和西方的修辞方法论;
- 了解修辞三书;
- 找到修辞的第三路径。
思考
- 你是否觉得「有文采」就是「修辞用得好」?
- 你觉得修辞的意义何在?
知识点
好文采,坏文采
如何理解辞格?
计算机科学家用「模型」解释世界;心理学家用「范式」解释世界;作家用「辞格」解释世界。 辞格,也叫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法。
辞格是表达者为积极追求特定表达效果在言语交际中动态形成的,它的使用与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心理、客观世界、经验结构等密切相关。
——Paul Graham《黑客与画家》
修辞三书是?
- 论语:儒家经典,凝聚中国「修辞以立其诚」的精华;
- 摩西五经:译经多为传教,冯象从文学出发,试图还原圣经「朴素、圣洁、雄健而热烈」的风格;
- 共产党宣言:译本无数,把修辞学运用到极致
修辞的三条路径是?
修辞三条路径:
- 修辞以立其诚:中国修辞强调「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 修辞以立其真:西方修辞强调以事实为根据、富有逻辑力量的说服论证,并应用于政治机构的议事演说和公民大会演说
- 修辞以立其感:日本的佐藤信夫发现,修辞可以「发现性认识的造型」,创造新感觉,点明美的视觉。
如何理解象似性原则?
认知语言学所说的象似性不是指语言文字中的拟声词和象形字,它主要是指语言句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通俗点讲,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
象似原则下面还有各种原则:
- 图象序列原则:线性序列语义原则;线性序列语用原则。如意义越多,越不易预测;越重要;形式就越多。
- 邻近象似原则:简单邻近原则;相对邻近原则;关系词原则。如在其他条件相通的情况下,叙述的顺序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
- 与说话人接近原则:时空接近;与典型说话人接近;内部接近层次。如距离:功能上、概念上和认知上距离越近,形式上的距离也越近。
- 文化规约象似原则:是指词语的顺序与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似关系。
术语
- 植物记忆与藏书乐 《植物记忆与藏书乐》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与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可自拔的执迷。 从对纸质书籍本真的热爱到对电子书自我认同的奇想,从对藏书世界奇闻轶事的精彩讲述到对一本古书扑朔迷离的起源的细致考察,艾柯对于书籍的热爱有着一种传教士的热忱,相信爱书教的虔诚信徒们定可以在他的这本书中找到真义。
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来适应阅读。眼睛用来阅读,整个身体都进入状态。阅读也意味着找到一个正确的姿势,一个对脖子、脊椎、臀肌都有好处的方式。而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理论来研究和调整书籍的形式,一本书的适当形式应该是能够很好地被捧在手中,能够被置于距离眼睛合适的位置。阅读跟我们的生理有很大的关系。
————艾柯《植物记忆与藏书乐》
写作窍门
- 修辞以立其感 传统修辞有两条路径,
- 一条是中国的人文路径——修辞以立其诚,即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最好的方式予以表达,并预期达致成功。
另一条是西方的文体路径——西方修辞以立其真,提倡研究以事实为根据、富有逻辑力量的说服论证,通过诉讼演说获得公正、适当的判决,并且可将这种说服论证应用于政治机构的议事演说和公民大会演说。
本节课提倡的是第三条路径——修辞以立其感,忽视传统修辞的分类与意义,鼓励以语言感觉为依据,用新的目光,讨探出古老的修辞学所不曾觉到的意义。
尝试在写作语言中注入感觉,赋予文本更多的色彩与姿态.
「修辞以立其感」用七种不同的修辞格:
- 直喻
- 隐喻
- 换喻
- 提喻
- 夸张
- 列叙
- 缓叙
对「感觉」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逼近,只为切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当下感觉.
礼包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之多,难记其数,现在的通行版本更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下面就看看这篇像金子的文章吧。
CHANGELOG
- 20160411 添加课程名称
- 20160417 add卡片笔记